时间:2023/8/7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北京青春痘医院那家好 http://m.39.net/news/a_9323162.html
北京青春痘医院那家好 http://m.39.net/news/a_9323162.html

在我国北方,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城市,叫呼伦贝尔。它位于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带,拥有世界上最好、最美的草原——呼伦贝尔大草原,是每一个旅行者心驰神往之地。

呼伦贝尔的美,是与生俱来的。现在很美,过去也很美。下面分享一组上世纪30年代呼伦贝尔的一些老照片(黑白照片AI上色),共同感受90多年前呼伦贝尔那令人惊艳的美。

呼伦贝尔大草原

30年代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,一望无际的草地,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,成群的牛羊,就像是地毯上面点缀的花朵。呼伦贝尔大草原,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,水草丰美,有"牧草王国"之称。呼伦贝尔大草原也是一片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净土。

甘珠尔庙庙会

这是甘珠尔庙庙会附近的场景,一座座蒙古包间的空地上,停着很多参加庙会的马车,还有一名警察在附近执勤。甘珠尔庙,又称寿宁寺,始建于清乾隆年间,是呼伦贝尔地区最大的寺庙。

甘珠尔庙会,是当地非常重要的一场盛会。在每年阴历八月初至中旬举行,一般为5-7天。

拉大锯

大兴安岭林场附近,林场工人正在锯开砍伐下来的原木。巨大的木材,需要用大锯分解开来,方便存放和运输。

在过去,人常说“油锯一响,黄金万两”。如今,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,很多林业工人放下锯子,投身植树造林。大兴安岭的绿水青山变成了一座座“金山银山”。

海拉尔

这是当时位于满洲里海拉尔的一处街道,街道宽阔,两侧是民房等建筑,没有十分高大的建筑,有些房子是欧式的。因这里临近俄罗斯,一些商店的广告牌上写得是俄文。马路上,一辆马车停在路边,等待乘客上车。

警察署

在一座蒙古包前,矗立着一个木牌,上面写着“阿尔泰面警察署”七个大字,旁边还写着蒙文。这就是30年代新巴尔虎右旗的阿尔泰面警察署。平日里,警察就在这座蒙古包里办公,几名前来办事的牧民,站在警署旁边合影。

海拉尔

站在高处,远眺海拉尔。就像是在绿色绒布上,镶嵌的一块宝石。海拉尔城里,一座座房子一眼望不到尽头。上世纪30年代,海拉尔沦陷于日本人手中,归属于兴安北分省。

哨所

这张照片拍摄于满洲里,这里西邻蒙古国、北接俄罗斯。在辽阔的边境线上,有一处哨所,是一间很简易的房子。一名军人正站在高处,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情况。满洲里,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,融合中俄蒙三国风情,被誉为“东亚之窗”。

甘珠尔庙

这就是位于新巴尔虎左旗所在地阿木古郎镇西北方的甘珠尔庙,该寺庙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(公元年),朝廷拨款修建。当时叫“寿宁寺”,乾隆亲自写的匾额。

甘珠尔庙,是呼伦贝尔地区最大的喇嘛庙。集中了汉、蒙、藏三种建筑文化,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。

伐木工人

大兴安岭的林区,冰天雪地。在一座木头搭建的木屋前,一名穿皮袄戴皮帽的伐木工人,正在案板上用斧头切牛肉。被冻得硬如石头的牛肉,只能用斧头一点点砍下来,然后烹饪做成熟食,可见当时伐木工人们的生活条件有多么艰苦。

牛粪

牛粪,是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宝,是蒙古族牧民主要的燃料。在蒙古包旁,随处都能看到成堆的晒干牛粪。牛粪燃烧起来热量高,燃烧时间长,还没有异味,最适合牧民们烧水做饭。牧民家庭的富裕程度,是以牛粪储藏多少来评判的。

土屋

在大兴安岭林区,除了由木头搭建的木屋外,还有一种房子,就是在地上挖洞,上面撑起木头,覆盖上泥土,做成半地下的房子,在顶部建上烟囱和透气窗,这种房子冬暖夏凉。照片中,两名村民正站在自家的土屋前。房子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,还能起到保暖作用。

旅店

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,常见的房子就是蒙古包。不过,也有这种用泥土修建起来的固定房子,一般都是旅店。房子方方正正的,但内部空间很大,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住宿。在草原上,这样的旅店很便宜,是商旅人士理想的选择。

制作羊毛毡

照片中,四名男子坐在板凳上,正在齐心协力制作羊毛毡,过程很复杂,也很有技术含量。从他们熟练的手法看,应该是专业的制作匠人。草原人很勤劳,他们把羊毛剪下来,手工做成羊毛毡。在他们身后的架子上,放着制作好的羊毛毡。

捕鱼

两名渔民在呼伦湖浅水区捕鱼,他们使用的渔网很特别,用两根长木棍和两根短木棍撑起一张网。别看这种渔网简单,但是很好用,两名渔民带的木盆和木箱里,已经装满了鱼。呼伦湖,是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主要湖泊之一,素有"草原明珠"之称,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。

宾主相见

两名牧民正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,宾主相见之时,要行一种特殊的礼节,就是互相闻着对方的鼻烟壶,以表达欢迎之意。照片中,两名戴帽子的男子,手里分别拿着对方的鼻烟壶放在鼻子边仔细闻着。这种礼节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了。

战壕

在满洲里城外的草原上,地面上出现一条曲折的沟壑,这是一条战壕。据史料记载,年,为了收回中东铁路的控制权,东北军与苏军在这里发生过激烈的战斗,这条战壕就是当时挖的。战斗结束后,战壕也就废弃了。照片中,一些牛羊正在战壕附近吃草。

马拉爬犁

这是东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工具,叫马拉爬犁,一匹高头大马,拉着像雪橇一样的车。因为车在雪地上滑行阻力很小,所以跑起来很快。在一些电影电视剧中,经常能看到人们乘坐马拉爬犁在林海雪原中飞驰的场面。

小学

这是呼伦贝尔的一所小学。教室里,几名蒙族学生正坐在课桌前认证听讲。虽然身为游牧民族,他们深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,家长都会把孩子们送到学校里读书。这张照片拍摄于30年代。

兴安站

这是中东铁路上的一座火车站——兴安站。站台左侧有数条铁轨,站台右侧是火车站站房。这座火车站,始建于年,位于牙克石地区兴安岭村、兴安岭隧道的西口方向。照片中,长长的站台上空无一人。

扎赉诺尔煤矿

30年代,位于满洲里附近的扎赉诺尔煤矿。从地上挖出的深坑看,这应该是一座露天煤矿。30年代,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进行了疯狂的掠夺。扎赉诺尔煤矿是一座百年煤矿,主要出产褐煤。

写在最后:回看这些几十年前的呼伦贝尔老照片,草原上的风土人情美得让人惊叹。叹古惜今,如今的呼伦贝尔,焕发出了新的生机,经济繁荣、优秀旅游城市、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等。是每一个热爱旅游的人心驰神往的地方。相信,呼伦贝尔的明天会更好!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5728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